大批量,小批量的机械加工专家,公司本着“诚信为本,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广大新老客户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公司拥有台湾及国产高精密CNC加工中心机台8台,其中1850大型电脑锣1台,850电脑锣2台,650电脑锣4台,24000转高速精雕机1台,车床5台。
同时公司拥有15年以上在本行业编程工作经验的高素质技术专业人员做后盾,为公司及客户解决加工上的技术难题。
同时,公司还可以配有钣金折弯,喷涂,铁氟龙,电镀,钝化处理,发黑,阳极氧化,丝印,组装为一体,一条龙服务于客户。
公司目前经营的业务主要包括五金外壳类,五金精密零配件,塑胶精密切削零配件及治具类加工,根据客户需求可以安排加工小批量的生产。
公司还有获得一般纳税人资格,可以开13%增值税。
欢迎各界人士来图报价及加工,我们会合理的价格,品质,服务,一定让您满意!
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
走刀又叫工作行程,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1]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必须确定该工件要经过几道工序以及工序进行的先后顺序,仅列出主要工序名称及其加工顺序的简略工艺过程,称为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制定工艺过程的总体布局,主要任务是选择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以及整个工艺过程中工序数目的多少等。工艺路线拟定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通常分为三类:
1.单件生产:单个地生产不同结构和不同尺寸的产品,并且很少重复。
2.批量生产:一年中分批地制造相同的产品,制造过程有一定的重复性。
批量生产的零件
批量生产的零件
3.大批量生产:产品的制造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点经常是重复进行某一个零件的某一道工序的加工。
精密零部件加工需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精密零部件加工需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基准先行:即先加工基准面,零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作为定位基准的外表应首先加工出来,以便尽快为后续工序的加工提供精基准。
2、划分加工阶段:机械加工质量请求高的外表,都划分加工阶段,一般可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主要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科学应用设备;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以及便于时发现毛坯缺陷等。
3、先面后孔:对于箱体、支架和连杆等零件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这样就可以以平面定位加工孔,保证平面和孔的位置精度,而且对平面上的孔的加工带来方便。
4、光整加工:主要外表的光整加工,如研磨、珩磨、精磨、滚压加工等,应放在工艺路线末尾阶段。拟定精密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一般原则,精密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大体可分为两个环节。
首先是拟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然后再确定每一道工序的工序尺寸、所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以及切削规范、工时定额等。
步骤内容:
(1)分析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确定毛坯。
(3)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面。
(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
(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工具。
(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
(9)确定工时定额。
由毛坯变成成品的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的总厚度称为该表面的加工总余量。每一道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工序间加工余量。对于外圆和孔等旋转表面而言,加工余量是从直径上考虑的,故称为对称余量(即双边余量),即实际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是直径上的加工余量之半。平面的加工余量则是单边余量,它等于实际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在工件上留加工余量的目的是为了切除上一道工序所留下来的加工误差和表面缺陷,如铸件表面冷硬层、气孔、夹砂层,锻件表面的氧化皮、脱碳层、表面裂纹,切削加工后的内应力层和表面粗糙度等。从而提高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加工余量的大小对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均有较大影响。加工余量过大,不仅增加了机械加工的劳动量,降低了生产率,而且增加了材料、工具和电力消耗,提高了加工成本。若加工余量过小,则既不能消除上道工序的各种缺陷和误差,又不能补偿本工序加工时的装夹误差,造成废品。其选取原则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余量尽可能小。一般说来,越是精加工,工序余量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