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机器零件的结构形状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几何表面组成的,机器零件的加工过程就是获得这些几何表面的过程。同一种表面可以选用各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但每种加工方法所能获得的加工质量、所用加工时间和费用却是各不相同的。
工程技术人员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具体加工条件选用适当的加工方法,保证加工出合乎图纸要求的机器零件。
在选择加工方法时,一般总是首先根据零件主要表面的技术要求和工厂具体条件,先选定它的终工序加工方法,然后再逐一选定该表面各有关前道工序的加工方法。
零件的加工表面都有一定的加工要求,一般都不可能通过一次加工就能达到要求,而是要通过多次加工(即多道工序)才能逐步达到要求。
加工阶段的划分
当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一般都要经过不同的加工阶段,逐步达到加工要求,即所谓的“渐精”原则。一般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等三个阶段,如果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特别高、表面粗糙度要求特别小时,还要经过光整加工阶段。
各个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概述如下:
①粗加工阶段:高效地切除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品。
②半精加工阶段:切除粗加工后留下的误差,使被加工工件达到一定精度,为精加工作准备,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
③精加工阶段: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零件图规定的加工质量要求。
④光整加工阶段 主要任务是降低表面粗糙度或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但一般不能纠正表面间位置误差。
零件加工工艺流程
一、制订工艺规程的要求和步骤
精密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工艺规程必须经济合理。零件的工艺规程就是零件的加工方法和步骤。
内容:加工工艺(热处理工序),确定各工序所用的机床、装夹方法、度量方法、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等。
将各项内容填写在一定形式的卡片上,这就是机械加工工艺的规程,即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二、 精密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其主要内容有:
(1)检查零件的图纸是否完整和正确,分析零件主要表而的精度、表而完整性、技术要求等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否达到。
(2)检查零件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会使工艺变得困难和复杂。
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检查零件结构是否能经济地、有效地加工出来。
三、常用的工艺文件有以下几种。
(1)其主要作用是简要说明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
(2)要求工艺文件尽可能地详细、完整,除了有工序目录以外,还有每道工序的工序卡片。
确定加工方法的步骤可概括如下,在分析研究零件图的基础上:
①首先要根据每个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确定加工方法及加工方案。
②确定加工方法时要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
③确定加工方法要考虑到生产类型,即要考虑生产率何经济性的问题。大批大量可采用专用高效率的设备,单件小批生产通常采用通用设备和工艺装备。
④确定加工方法要考虑本厂(本车间)的现有设备和技术条件,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挖掘企业潜力。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①工件加工的道工序要用粗基准,粗基准选择得正确与否,不但与道工序的加工有关,而且还将对工件加工的全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②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从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考虑,应选择重要表面作粗基准。
③便于装夹的原则:为使工件定位稳定,夹紧可靠,要求所选用的粗基准尽可能平整、光洁,不允许有锻造飞边、铸造浇冒口切痕或其它缺陷,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④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上述4项选择粗基准的原则,有时不能同时兼顾,只能根据主次决择。
零件加工的发展状况
近几年我国CNC五金零件加工行业已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稳步提高,现在已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国家,出口每年稳步增长。
其中,出口金额最大的是工具产品,达53.4亿美元;其次是建筑五金,为43.4亿美元。水龙头出口22.3亿美元,锁具出口6.8亿美元。出口额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日本、欧洲、韩国。
我国五金行业年出口正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去年五金制品出口额突破50亿美元,在轻工业出口排名中居第三位。
由于中国五金制造水平的提高和产能的扩大,预计今后5年内,中国五金产品仍将保持每年10%以上的平稳增长。
前10个月我国五金机电产品进出口额超过5000亿美元。顺差进一步扩大,累计达70.6亿美元,占同期全国贸易顺差的64%。
国际五金市场的变化为我国五金产品出口提供良好机遇。亚洲的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CNC五金零件加工制品生产在世界上仅次于发达国家。
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特点是:
①所用机床和工艺装备简单,易于调整对刀;
②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③工序数多,设备数多,操作工人多,生产占用面积大。
零件加工的优势体现在哪些地方
零件加工
有在加工中工作的人们都知道,加工也是有分为很多种的,不仅仅只有一种,而是有很多种,CNC零件加工就是其中的一个,它跟其他的加工,又有什么区别,那么CNC加工的优势体现在哪些地方?
1、CNC加工零件加工的顺应性强、灵敏性好,能加工轮廓外形特别复杂或难以控制尺寸的零件,如模具类零件、壳体类零件等.
2、CNC能加工普通机床无法加工或很难加工的零件,如用数学模型描绘的复杂曲线零件以及三维空间曲面类零件。
3、CNC能加工一次装夹定位后,需停止多道工序加工的零件。
4、CNC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牢靠,目前如今数控安装的脉冲当量普通为0.001mm,高精度的数控系统可达0.02-0.05mm,另外,数控加工还防止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
5、CNC加工消费自动化水平高,能够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消费管理自动化。
6、消费效率高,CNC加工普通不需求运用专用夹具等专用工艺设备,在改换工件时只需调用存储于数控安装中的加工程序、装夹工具和调整刀具数据即可,因此大大缩短了消费周期。
划分加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证零件加工质量:划分阶段以后,粗加工阶段造成的加工误差,可以通过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予以逐步修正,零件的加工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②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
③有利于合理利用机床设备。
④为了在机械加工工序中插入必要的热处理工序,同时使热处理发挥充分的效果,这就自然的把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及应该达到的目的。
此外,将工件加工划分为几个阶段,还有利于保护精加工过的表面少受磕碰、切屑滑伤等损坏。
将工艺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是对整个加工过程而言的,不能拘泥于某一表面的加工。划分加工阶段并不是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确定加工方法之后,就要根据零件的生产类型和工厂 (车间)具体条件确定工艺过程的工序数。
确定零件加工过程工序数有两种不同的原则,一种是工序集中原则,另一种是工序分散原则。
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特点是:
①有利于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效机床和工艺装备,生产效率高;
②工序数少,设备数少,可相应减少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
③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在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少些,其极端情况是每个工序只包括一个简单工步。